The Most Active and Friendliest
Affiliate Marketing Community Online!

“Propeller”/  MyBid

卍 以市场的力量推动减碳 全景财经新闻频道

M

m3fgs7yt

Guest
   全国政协委员、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方方作为从香港来的政协委员,却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说话逻辑性极强且慢条斯理,记者和他交流没有任何障碍,他穿一身米白色休闲夹克,给人的第一印象全无跨国投行主席模样,反而有大学教授的儒雅之风。作为摩根大通的高管,方方日常工作虽然很忙,但他每次参会都会积极准备,撰写提案,他的提案长达20页,可见其用心与专注。在北京饭店,方方向记者阐述了他以低碳为主题的提案。  “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方方告诉记者,低碳金融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中国要想真正重视碳交易,首当其冲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  未雨绸缪尽快建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  方方认为,为了减少全球的碳排放量,除了政府支持,各种政策推动之外,碳交易是比较好的办法之一。  方方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a企业的碳排放量比较高,通过技术改造,也只能达到1万吨,而限定碳排放指标是7000吨,剩下的3000吨就需要去购买,而另外一个风电公司,每年用风力来发电,少排放3000吨的碳,a公司就可以花钱去买这个风电公司的排放量,从而满足碳排放要求,如果10欧元一吨,3000吨就是3万欧元,这个钱对风电公司就是额外的补贴,对它是鼓励,对买指标的公司就是惩罚。这个办法在全球实施了相当一段时间,被称为是在联合国的主导下、行之有效的市场化减排技术。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全社会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需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减排技术与经验,更需要将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尽管我国自愿设定了上述减排目标,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由于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的原因,目前的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  气候变化与碳减排框架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成为国际间对话及谈判博弈的焦点之一。方方表示,我们要积极应对未来世界减排格局发展的可能变化,提前发展国内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扎扎实实做好内部的基础工作,才能避免被动应战,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并力争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  在联合国主导下的cdm(清洁发展机制)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施操作,已被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以市场机制推进全球碳减排的手段之一。据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甚至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与联合国cdm机制相呼应,欧共体又设立了其区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平台ets,供欧共体内节能减排企业与负有减排义务的企业之间交易,并且规定欧共体内的企业有义务优先在ets平台上交易。  方方分析,从减排的角度来说,发展中国家是卖方,发达国家是买方,因为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工业化时间早,所以他们排放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比较低,所以排放得少,由于政府推动,中国企业自我创新意识加强了,中国现在已经是减排市场当中最大的卖家。中国节能减排企业将大量碳减排指标通过国际中介机构出售给境外的企业或投资商,促进了中国节能减排企业的业务发展;但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排放总量已经是远远超过很多其他的国家,还在不断买指标,由此带来了很多的摩擦,包括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摩擦,还有的说如果不减排就要给中国增加所谓碳关税。也引来了国内外有关“中国丧失碳交易定价权”、“急于售空未来碳减排指标,以图眼前利益”,及“部分中国企业以不良手段,大量套取出售碳减排指标”等担忧和责难。  对于碳关税,方方也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中国航空公司飞到法国,法国航空公司因为烧柴油,排放了二氧化碳,但法国航空公司从法国的一个供电公司买了5000吨的减排指标,所以不应该双重征税,为此到中国后不再交碳关税,但是中国航空并没有买减排费,对不起,落在巴黎机场的时候,除了征以前各种关税,还要再加上一个碳关税。这是一个潜在的挑战。有些国家和世界组织甚至已提出并酝酿“碳关税”,其一旦实施,必将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带来新的挑战,并造成我国税收资源的外流。  鉴于上述国内外的形势及发展趋势,方方建议以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环保部、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政府机构,尽快研究有关建立中国国家碳交易平台的设计方案,将其作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碳排放跟外方的市场需求有多大?方方表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量巨大,而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看成用减排市场机制来促使化工企业从风电企业来买指标,但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不会通过联合国的机制去做,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买方的义务,在国内建立一个碳交易市场就势在必行,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减排的目标,对全球也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肥水不落外人田。  建立碳交易市场分步走  对于碳交易市场,方方委员也做了深入的思考,并对如何建立碳交易市场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建议。  首先,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应是中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中央主管部门要在一定时期内设定一个碳减排总量,在总量控制下,由该平台的参与者进行碳排放交易。首先,这个总量控制指标不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自愿减排承诺,而只是为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所设定的操作性指标,它丝毫不会动摇“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之所以选定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是因为实践证明该机制简便易行,效果良好,而且最能体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目的。选择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也是为了便于同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  中央和省区市政府分级管理应是中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基本治理模式,在我国国家碳交易市场体系中,需要政府管理的领域主要是:规则的制定、总量的控制、排放权的分配、排放量的检测和核证等。首先,由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设定一个碳排放总量,其依据一是我国政府的公开自愿承诺,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在考虑地区发展水平、历史排放、预测排放和行业排放标准等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协商,把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再由各省区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各行业单位产品的平均碳排放量、科技创新潜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等具体状况,卍,在公开征求意见之后,给相关企业确定排放配额。企业排放量的检测和核证,由各地具有相应资质的环保机构负责,但需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监管并严格把关。  我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分步骤、分阶段的循序渐进方式。与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独立自主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一样,我们应根据国情设计出包括碳、氮化物、二氧化硫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性”减排交易品种与市场。国家碳交易管理部门设计这种交易体系可采取分步骤、分阶段的循序渐进方式。准备阶段要深入宣传,研究和制定交易规则,搭建交易平台,培训和组建运行及相应的检测鉴定团队;初试运行阶段要挑选部分条件成熟的行业和大型企业及一两种温室气体进行试点;扩大运行阶段则要增加覆盖面,不断修订交易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碳减排交易法》,保证全面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强度目标。  不断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推动诸如金融、价格、财税、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出台。希望在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能够逐步建立起包括碳基金、碳贷款、碳保险、碳证券等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组合要素的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完善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逐步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包括碳减排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损失成本。通过国内的碳交易机制,加大对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支持节能减排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的效率以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在税收上,强化税收政策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激励和损失浪费的约束作用。对于在关键技术和新技术研发上有创意、有实力的机构和人才,在政策上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在知识产权上要给予有力的保护。  建立中国国家碳交易平台的国家战略加强向国际社会的宣传力度,应强调,中国建立国家碳交易平台与体系,促进国内高排放企业在国内购买碳排放指标,不仅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冲突,而且恰恰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自愿基础上,全力以赴实现我国减排承诺的诚意与决心。  除了这个提案之外,方方所在的摩根大通也在碳交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来促进这个平台的搭建。方方告诉记者,“摩根大通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参与者、中介者和倡导者,也是在碳交易市场具有领先市场地位的机构,可以推动我们的企业客户和投资者客户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MI
Back